查看原文
其他

社恐、独居,大城市的年轻人不配有朋友?

豆瓣读书 豆瓣读书 2021-04-26
👆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 遇见更多好书


你有多久没有交过新朋友了?

不是随手扫个二维码后可能再也不说话的微信好友,也不是社交平台上假装很熟的点赞之交,是那种生活中可以愉快交谈、互相依赖的真·朋友。

虽然我们每个人的通讯录里都躺着几百上千个好友,但是深夜想找个人聊天时,翻半天手机却找不到一个能聊天的朋友。生活中需要帮助时,思来想去好像谁也不好意思麻烦。有时虽然觉得孤独,有心社交,却无力出门。

独居、社恐、沉溺加班,大城市的年轻人,交个朋友有多难?


电影《她》剧照

01
被掏空的年轻人,有心社交无力出门

我们常常有一个误解,以为大城市里的生活会更丰富、更有趣,更容易交到朋友。其实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,都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。

996,KPI、内卷,每天被工作和压力填满,回家只想躺着刷手机。周末想出去见个朋友,一看地图来回路上好几个小时,当即劝退。

曾听一个朋友说,她刚去北京的时候,8个月没有出门逛街吃饭,每天都在疲于奔命,通勤来回三四个小时,有时加班太晚,回到家往床上一趟,没卸妆没换衣服就睡过去了。

电视剧《北京女子图鉴》剧照

被工作填满的生活不只是占据了人们的时间,还会影响人的心智。

经济学家塞德希尔·穆来纳森和心理学教授埃尔德·沙菲尔在《稀缺: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》一书中提出“心智带宽”的概念,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。我们的心智带宽有限,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,因为时间有限,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。

因此会产生稀缺心态,稀缺心态会让人入不敷出,不知如何分配资源,变得短视,只关注眼前最迫切的需要,而忽略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,比如社交、恋爱等等。

《稀缺》

购买👆

作者: 塞德希尔·穆来纳森 / 埃尔德·沙菲尔
出版年: 2014-11


除了时间成本,大城市社交的经济成本也不低。出去吃个饭,人均一两百,再看个电影喝个饮料,又是小一百,出门一趟几百块。再想想高昂的房租和房价,难怪年轻人一心只想 “搞钱”。

每次出去旅行,看到“生活在别处”的人们喝茶打牌、慢慢悠悠的日常,都会由衷感叹“这才是生活”。而在繁忙的大城市里,有多少人根本没有生活,只是生存就用尽了全力?

日剧《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》剧照


02
9000万空巢青年,独居上瘾

前段时间,北京一独居女子凌晨被困在洗手间30个小时的新闻引发大家对独居青年的关注。

据统计,2018年我国有超过7700万独居状态的“空巢青年”,预计2021年这个数据会上升到9200万。人民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,绝大多数“空巢青年”是主动选择独居。


提到独居,我们能想到的多半是好处,比如自由、独立,独居一时爽,一直独居一直爽。去年我们向读者征集过关于独居生活的话题,大家的反馈也多以正面为主:
 
@杨鑫鑫Kim
当自己把屋子收拾干净后,一个人躺在沙发上的那一瞬间,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。

@小皂
把衣服随便丢在沙发上不用收不怕别人唠叨;早上起来吹头发不用害怕打扰别人;中午做一顿不怎么好吃的饭,也不用别人在旁边指挥。

自由是挺“香”的。独居,是一个人的狂欢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必迁就别人,不用花时间和耐心去沟通、磨合、协调。

不过,独居也很考验一个人的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,还有安全问题。那个被困的女子最后是用花洒敲击管道引起邻居的注意,邻居帮她叫了开锁公司才得救。

@小画
我一直一个人生活,不像你们描绘得那般孤独可怜也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幸福轻松。自由是真的,但独处的人更要自律。

独居女性可能面临更多困难。一个朋友传授过她的独特技能:快递地址上把性别写成男性,阳台上挂几件男装、或者在门口摆一双男士的鞋等等。

豆瓣上也有一些关于独居的小组,“当代独居者50个生存挑战”“独居女子”“独居者联盟”,在这里,独居er们分享如何拥有高质量的独居生活。


还有一些年轻人喜欢给自己贴上“社恐”的标签,其实更像一种逃避和因噎废食。因为社交困难放弃建立和经营人际关系,因为长时间独处导致社交能力不断退化,更加恐惧逃避人际关系,最后为了自我安慰和合理化,假装自己不需要朋友和恋爱,在宠物或虚拟世界里寻求慰藉。

电影《她》剧照


03
自由的代价

刘若英有首歌《一辈子的孤单》,里面有一句歌词“自由和落寞之间怎么换算?”

自由是有代价的。独居的另一面被意无意地藏了起来——孤独。毕竟人类还是群居动物,每个人都有交流、陪伴、被理解、被关爱的需求。

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很独立的人,对个人空间的需求远远大于社交。但去年疫情期间重新认识了自我,原来我是非常需要交流和分享的人。看到好书好电影想安利给朋友,生活中发生了有意思的事希望有人分享,思想上思考和困惑想要与人交谈……感觉憋了好多话需要表达。

电影《她》中,主人公西奥多离婚后倍感孤独,无意中与人工智能萨曼莎成了朋友,无话不谈,非常投缘,人机友谊最终发展成为一段奇异爱情......

电影《她》剧照

@adou
17年以前从未独居过,一直都是跟家人或室友住,以至于我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自己。也是独居的那一年,竟然发现自己后背有一个浅浅的小时候被开水烫伤的痕迹。
 
那一年,很自由但也孤独。自由的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写字看书做饭种花,孤独的是很想念家人。

孤独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。

刘擎在《西方现代思想讲义》中指出,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“个人主义转向”,个人从传统的、稳固的社群关系中脱离了出来,变成与世隔绝的孤立个体。工业化、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,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,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乡,在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。

这种转向带来了传统社会难以想象的个人自由,生活变得多样而丰富。

“但个人主义的自由也是有代价的,因为个人失去了与一个特定群体的久远、厚重和牢固的纽带关系,这带来了孤独感、漂泊感和乡愁。”

《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》

购买👆

作者: 刘擎出版年: 2021-1-18

互联网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,躲在屏幕背后的我们看似拥有整个世界,其实却更加孤独,效率至上的生活节奏让人和人的关系变得工具化、快餐化。那种稳定的、细水长流的关系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,人与人之间真诚、深入的对话也越来越稀缺,我们好像成了“赛博囚徒”。

(赛博囚徒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被电子设备支配,从而使得线上的虚拟现实程度超过了线下。

@三百吨
“赛博囚徒”感最强烈的时候是在大学;那时身边的人都在看手机,同寝之间说话要发微信。我因此感到一种刻骨的孤独,时常跑出去,跑到繁华的商业街,看到三三两两的行人也在低头看手机……那是一种“阿拉比”式的无助,似乎我是唯一一个醒着的人。

甚至有人已经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。

@菜菜的晴朗世界
如果要面临一个人终老,或许我会选择养一只狗,一个鲜活的生命的陪伴,这样无论在任何时候,都可以有生命的反馈。

然而,谁又能活成一座孤岛呢?每个人都活在关系中,在关系中自我才成立,在关系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幸福。

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长达75年的研究,看看人们的幸福感到底从何而来。结果显示,构成幸福生活最重要因素并非富有、成功,而是良好的心身健康及温暖、和谐、亲密的人际关系。

“也许我们真的并不存在,直到有人目睹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;也许我们并不能述说,直到有人能理解我们的语言。从本质上来看,只有被人爱恋时,我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。”
——阿兰·德波顿《爱情笔记》

电影《她》剧照



-END-

作者 | 草草


参考来源 

1.《稀缺》

2.《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》

3.豆瓣小组「当代独居者50个生存挑战」

4.豆瓣话题#生活中感到作为“赛博囚徒”的时刻

5.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号:“我这一年竟然没有新朋友” 在今天,开启社交有多难?

6.新时报:愿结婚生育、沉迷加班,我国“空巢青年”规模或升至9200万人


■ 往期精选


觉得文章不错,点个在看吧:)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